华为鸿蒙智行拓展版图,华为+上汽=尚界

一则消息搅动汽车圈:华为与上汽的合作模式最终敲定为「智选车」,双方将共同推出面向年轻化市场的新品牌「尚界」,首款车型预计于四季度上市。这是继问界、智界、享界、尊界之后,华为鸿蒙智行生态的第五个「界」,也是上汽在新能源战场投下的一枚关键棋子。尚界有什么不同?尚界的野心,是年轻市场的「科技平权」从商标注册到首款车型落地,“尚界”的推进速度堪称“光速”。2025 年 1 月 13 日,上汽集团提交「尚界

一则消息搅动汽车圈:华为与上汽的合作模式最终敲定为「智选车」,双方将共同推出面向年轻化市场的新品牌「尚界」,首款车型预计于四季度上市。这是继问界、智界、享界、尊界之后,华为鸿蒙智行生态的第五个「界」,也是上汽在新能源战场投下的一枚关键棋子。

华为鸿蒙智行拓展版图,华为+上汽=尚界

尚界有什么不同?

尚界的野心,是年轻市场的「科技平权」从商标注册到首款车型落地,“尚界”的推进速度堪称“光速”。2025 年 1 月 13 日,上汽集团提交「尚界」商标申请,两周后合作模式已尘埃落定。根据规划,尚界首款车型将基于飞凡 RC7 改造,外观沿用原设计,但核心搭载华为的电子电气架构与智能驾驶方案,售价锚定 17 万-25 万元区间。

华为鸿蒙智行拓展版图,华为+上汽=尚界

这一价格带直指比亚迪汉、小鹏 P7+ 等竞品腹地,同时巧妙避开了鸿蒙智行原有品牌的内卷:问界主攻 25 万+家庭市场,智界、尊界覆盖 30 万以上高端用户,而尚界则填补了鸿蒙智行在年轻化市场的空白。

目前来看,华为的确需要尚界——问界 M7、M9 的成功,验证了华为在细分市场的精准卡位能力,但规模化扩张需要更「走量」的车型支撑。对上汽而言,尚界则承载着更现实的使命:用华为的智能化能力,盘活飞凡的“遗产”。

从另一角度来看,尚界的诞生,也恰逢上汽集团最危险的时刻。2024 年财报显示,上汽全年整车销量 401.3 万辆,同比暴跌 20.07%,净利润缩水近 90%,扣非净亏损最高达 60 亿元,创下上市 27 年来最差业绩。合资品牌全线溃败,上汽大众、通用销量分别跌至 120 万和 67.3 万辆,曾被寄予厚望的自主新能源品牌,也陷入了“高端冲不动,中端守不住”的泥潭。最刺眼的,是投入超百亿的“一号工程”智己汽车的溃败。

华为鸿蒙智行拓展版图,华为+上汽=尚界

究其原因,智己的问题不是技术,而是错位。智己早期对标特斯拉 Model S,却忽视了 30 万级市场的容量局限;后期试图以 L6 下沉至 20 万区间,又因品牌溢价不足被比亚迪、小鹏围攻。这种摇摆,最终让智己在用户心智争夺中彻底失焦。

华为鸿蒙智行拓展版图,华为+上汽=尚界

而在华为这边,行业更关注的不是尚界本身,而是华为在汽车产业链上的版图扩张——鸿蒙智行即将形成“五界”布局,覆盖从 17 万到 100 万的价格带,用差异化定位吃透全市场,同时避免内部倾轧。

目前已知的是,尚界首款车型将搭载华为 ADS 3.0 智驾系统,这是华为首次在 20 万级车型落地无图城市 NOA 功能。华为需要尚界证明,高阶智驾不是高端车型的专属。当比亚迪用 7.98 万元的秦 PLUS 智驾版改写行业规则,当小鹏 MONA 以 15.58 万元的城市 NOA 横扫市场,留给尚界的窗口期正在急速收窄。

显然,“智驾普及战”的警报已经被小鹏和比亚迪拉响,若华为不能快速将技术下沉至主流价格带,其智能化光环可能被性价比选手冲淡。

若 2025 年尚界无法复制问界的爆款神话,上汽可能会成为又一家被时代甩下的巨头。而华为,无论成败,都已通过这场合作向行业宣告:智能车终局的规则,由技术定义者书写。

本文来自沛晴汽车,作者:大谋爱侃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qqc.com/auto/213228.htm

(0)
上一篇 22小时前
下一篇 22小时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