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意识里跑高速长时间发动机运转激烈,相对比在市区慢慢代步一定会让车子负荷小一点,少走点高速少点激烈驾驶,车子能用多几年!
我告诉你:这是错的!
跑高速≠更大磨损
如果要评估汽车的磨损情况,最公平的方式应该是在相同里程数下进行对比,而非相同的使用时间。
假设两辆车都跑了10万公里,一辆经常在高速上行驶,另一辆则主要在市区跑。结果往往是,经常跑高速的车磨损程度反而更低,整体车况更好。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1. 发动机真正的“杀手”是冷启动,而不是高速行驶
其实发动机在冷启动阶段的磨损远比高速行驶时严重得多,刚启动时,机油尚未完全润滑到各个部件,机械间隙还未达到最佳状态,此时的摩擦最为剧烈。
而当发动机温度正常后,各部件的润滑效果大幅提升,磨损就会显著降低。
更重要的是,现代发动机的设计极限转速普遍能达到7000-8000转,而在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发动机通常只保持在2500-3500转,这对于发动机而言根本不算“高转速”,更谈不上“损伤”。
2. 高速行驶反而有利于发动机积碳清理
不少车主都有这样的体验:跑完一趟高速,车子反而变得更顺畅,动力更足了。
这背后的原因就在于,高速行驶时发动机运转更稳定,燃油燃烧更充分,进排气效率更高,不仅减少了积碳的产生,还能借助高温高流速的气流将部分积碳“冲刷”掉。
相比之下,长期在市区低速行驶的车辆,由于怠速和低速工况较多,燃烧不充分,积碳更容易堆积,导致油耗升高、动力下降、冷启动困难等一系列问题。
所以,适当拉高速对发动机是有好处的。
3. 匀速行驶比频繁加减速更“温柔”
在高速公路上,大部分司机都会保持一个相对恒定的速度,比如100km/h或120km/h,即便有波动,也是缓慢变化的。
这种匀速状态对发动机和变速箱而言是最理想的工作状态,机械部件受力均匀,磨损最小。
反观在城市道路,车辆频繁起步、刹车、减速、再提速,这种不断变速的工况对发动机、变速箱、刹车系统和悬挂系统的冲击远大于高速行驶。
时间一长,发动机积碳增加,变速箱换挡顿挫,刹车片和悬挂系统老化加速,车辆整体状况迅速下滑。
市区“折磨车”,高速“养车”?
有人开玩笑说,“车就怕憋着,得让它撒撒欢儿”。这句话其实不无道理。
长期低速行驶的后果:
积碳堆积:燃油燃烧不充分,进气道、节气门、火花塞、喷油嘴容易积碳。
变速箱磨损:频繁升降挡、半联动状态增加变速箱负担。
刹车片老化快:频繁踩刹车导致过早磨损。
悬挂疲劳:遇到坑洼路段、频繁刹车加速,对悬架系统冲击较大。
高速行驶的优势:
发动机保持最佳工作状态,减少积碳。
机械部件受力均匀,整体磨损更低。
燃油燃烧更充分,提高燃油经济性。
当然,并不是说天天跑高速就完全没磨损,而是相比城市驾驶,它对汽车的损耗更小、更温和。
所以,如果你的车长期在市区低速行驶,适当跑跑高速,既能让发动机“清清肺”,也能让车辆各部件处于最佳运行状态。当然,跑高速时也要注意安全,保持合理车速,避免长时间超高转速行驶,以达到最佳的用车效果。
那么,你平时跑高速的机会多吗?是否也有“跑完高速车子变顺畅”的感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用车经验!
本文来自沛晴汽车,作者:说车英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qqc.com/auto/2028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