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的朋友都知道,汽车空调有两个通风设置,内循环和外循环,那到底什么是内循环和外循环?什么时候开内循环?什么时候又开外循环呢?
什么是内/外循环?
内循环:阻隔污浊气体
顾名思义,内循环就是车厢内的空气循环。这时,空调的鼓风机是关闭状态,外部的排风口也会关闭。不让外面的空气进入车内,只利用车内已有的空气进行循环,可以阻止外面的有害物质跟着新鲜空气进入车内。
外循环:补充新鲜空气
外循环状态是利用风机将车外的空气抽吸到车内,也就是说车外与车内的气道是流通的,风扇打出的风来自车外,即使不开风机,车辆行驶中仍然有气流吸入到车内,补充车内的新鲜空气。有时觉得关了风扇还是有风,就是因为车主设置了外循环。
一般什么时候开内循环/外循环?
有时候在市区行车遇到拥堵情况,车内充满尾气味;有时候行驶在空旷的高速上,会有头晕胸闷的感觉…出现这样的状况,主要是因为你忽略了空调的内外循环。开内循环还是外循环,这个要视情况而定。
堵车、停车、有风沙时使用内循环
堵车的时候开启内循环是因为这样可以使车内的空气流通,还不会让外面的粉尘进入车内,维持车内空气清洁。
另外,平时停车时最好也设置成内循环状态,因为外循环状态下,风刮起的灰尘很容易进入车内,使车内的灰尘增多。
但是车子一旦匀速行驶,就该开启外循环了。遇到尘土飞扬的路段,在关闭车窗的同时,也不要忘了关闭外循环阻断外部气流。
高速开车时使用外循环
利用外循环,可以呼吸到车外的新鲜空气,高速开车,时间长了就觉得车内空气浑浊,人不舒服,又不能开窗,就应该利用外循环打点清风进来。
车内人多时使用外循环
如果车内坐满了人,那必须要隔一段时间开一会儿外循环,来保持车内空气新鲜,车上人员的舒适度也会提高。长时间行驶中使用内循环会导致车内缺氧,进而导致司机头晕眼花、注意力下降,容易出危险。
冬天开暖风时,用内循环还是外循环?
既然内循环有利于保温,是不是就意味着冬天开暖风时,应该开内循环呢?
当然不是,正确做法是内外循环交替使用。
在热车的时候,因为防冻液水温上不来,所以在水温有点动静的时候,最好先开内循环保住初始的热量,这样可以热得更快,对热车也有好处,但是温度上来以后还是尽量切换成外循环。
我们不能为了提高车内温度而一直使用内循环,时间长了随着温度的上升,车内含氧量也会下降,这时候人最容易犯困,影响安全驾驶。
有些车主可能会疑惑:外循环一旦开启,吹进来的不是冷风吗?
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外循环开启后会依靠自身的电加热网把新鲜空气进行加热,所以即使开了外循环,空气依旧很暖和。
停车前几分钟,关闭暖风,开启外循环,让空调管温度和外界气温大致接近,可以保证空调系统内的相对干燥,避免滋生细菌。
汽车空调A/C键有什么用?
A/C键+外循环除雾除湿
雨雪天、大雾天、车内外温度差较大时,打开A/C键和外循环,车窗及挡风玻璃上雾气就会马上散去。如果大家车上的后视镜有加热功能,也可以打开这个功能,雾气也会立马散去。
堵车使用A/C键和内循环
建议打开A/C键和内循环,当车辆处在堵车路段时,由于汽车会排放大量尾气,并且随着堵车时间变长后,车内的气温也会逐渐升高,此时就需要开启空调并且内循环来降温,这样也可以有效防止车外的灰尘、有害气体和尾气进入车内。
夏天A/C键+内循环快速制冷
汽车空调上的A/C键是车载空调的制冷开关,AC是英文“Air conditioning”空气调节装置的简称。简单来说就是当按下A/C键后空调的压缩机才会工作,鼓风机吹出来的风才会是冷风。因此在夏季高温天气下,要想制冷必须打开A/C键,此时车载空调的制冷压缩机开始工作,空调出风口就会有冷风吹出。
冬季开空调关闭A/C键
汽车A/C功能是负责空调压缩机工作的,冬天开暖风的时候,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开A/C键了,因为暖风用到的是发动机旁边的暖风水箱,汽车冷却液流动的时候经过暖风水箱,使其一直有温度,在开暖风后,空气经过暖风水箱加热,再被鼓风机吹进车内,形成暖风。在冬季开空调的时候关闭掉A/C键还有助于降低汽车油耗。但如果是下雨天容易起雾的时候,打开A/C键,能起到除雾的作用,有必要的时候也可以按。
MAX A/C键和AUTO键
MAX A/C这一功能只出现在部分自动空调的车型上,按下MAX后,空调压缩机和风机会采用最大的输出,来尽快达到设定的温度。MAX功能启动后,车内的空调会满负荷运行,风机风量最大,会比较吵,但这个功能对于启动后对需要尽快获得舒适温度的车友来说十分实用。
AUTO是自动的意思,当你打开这个功能后,车内的空调就会根据你预先设置的温度自动调节风速。比如预先设置车内20度比较适宜的话,如果车内温度高于设定温度,系统会自动调节到最大风速进行快速降温,如果一会儿车内温度降低至设置的温度,空调就会自动减低风速。总之,AUTO就是一个恒温控制的作用,不用手动频繁的调节风速。
本文来自沛晴汽车,作者:院长说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qqc.com/auto/1999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