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嘹汽车/Jasper
还记得近一年前,那个出手搞垮恒大的GMT机构吗?
2023年12月,总部位于香港的沽空机构GMT发布的公告表示“恒大或为从未盈利,常年虚报营收和利润”。随后恒大兵败如山倒,大厦将倾。
然而时隔一年,GMT机构的目光又盯上了国内的一家头部车企。
根据GMT公司计算,比亚迪对运营资金融资的依赖掩盖了这家中国电动汽车巨头飙升的债务水平。
对于一家公司来说,如果想要快速扩张增长,利用债务来推动是最好的选项。
就像你在经营一家小店,想要再开分店,那最好的方式就是找亲朋好友借钱,或者去银行贷款。
但比亚迪的做法却是把更多的债务,放到了“供应链”上。
根据GMT对比亚迪的研究报告显示,如果把因出售或借款导致的负债加上,并将超额应付账款视为负债时,截至去年6月30日,比亚迪的真实净债更像是3230亿人民币。
而彼时,比亚迪的市值才1050亿美元左右,所以比亚迪的净债务已经近300亿人民币。
我们回到刚刚的“小店”,比亚迪的做法相当于,你既没有借亲朋好友的钱,也没有向银行贷款,而是选择欠着给你供货的商家的钱,自己拿利润进行扩张。
这种形式,看似不是负债,只不过是没支付货款罢了。
GMT机构表示,“无论这种结构如何,它显然是一种融资的形式,或者说是隐藏债务,它利用诡计将这些负债作为营运资金的一部分”。
对于汽车市场来说,对供应链“晚付款”,已经是行业默认的潜规则。对于车企来说,跟供应链的结账,并不是给货就结,而是装车卖出后,再根据周期进行统一结账。
即便如此,行业内普遍的结款周期最多也就是一季度、三四个月左右,但根据GMT的研究显示,2023年比亚迪的结款周期为257天,远超行业普遍标准。
但对于比亚迪来说,即便自己的结款周期如此之久,也有很多企业愿意打破头抢着供货。比亚迪的利润已经趋近于透明,供应链的利润也是少的可怜,大把资金押进来却只能赚吆喝。可是这背后也有不少供应商表示“不介意等待,因为自己可以用欠款再去借款,比亚迪成为了最好的抵押品”。
我们还是回到你自己的小店,现在的你已经有了很多的分店,全国所有的同类店铺就你销量最好,而你大半年给供应商结账一次,供应商们觉得你树大招风倒也愿意供货给你,但他们自己的钱运转不过来,只能再拿着你的名号去借钱。
这一切似乎成为了闭环,大家都在你的大树下乘凉,每一件虽然赚的不多,但好在量大,你站在风口洋洋得意。
殊不知,这一切美满的前提是你仍然能保持现在的销量,一旦这个条件达不成,是否有进一步危险呢?未可知!
历史已经给了我们足够的案例和教训,毕竟当年恒大的房子也不愁卖,在这个新能源大肆发展、百家齐放的当下,谁又能保证某些车企会永远一树常青呢?
知嘹汽车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来自沛晴汽车,作者:知嘹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qqc.com/auto/1997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