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神之眼还是天神之“饼”,标配智驾的第一次够不够

文/王俣祺导语:昨天,2025款腾势N7上市了。想要卖得比老款好,那问题不大,但让比亚迪成为“智驾领域的新标杆”,我看未必。堆料就能堆出好智驾?要说25款腾势N7的亮点,那就是全系标配的“天神之眼B”高阶智驾,而智驾的亮点,就得是双激光雷达冗余设计。再加上33个行泊一体传感器,以及其中由12个毫米波雷达、800万像素双目摄像头等构建的360°感知网络。别的先不谈,比亚迪在智驾硬件的“堆料”方面,绝

文/王俣祺

天神之眼还是天神之“饼”,标配智驾的第一次够不够

导语:昨天,2025款腾势N7上市了。想要卖得比老款好,那问题不大,但让比亚迪成为“智驾领域的新标杆”,我看未必。

堆料就能堆出好智驾?

要说25款腾势N7的亮点,那就是全系标配的“天神之眼B”高阶智驾,而智驾的亮点,就得是双激光雷达冗余设计。

再加上33个行泊一体传感器,以及其中由12个毫米波雷达、800万像素双目摄像头等构建的360°感知网络。

别的先不谈,比亚迪在智驾硬件的“堆料”方面,绝对算是第一梯队。

天神之眼还是天神之“饼”,标配智驾的第一次够不够

如果说好的硬件是高端食材,那芯片和算法就是厨师和手艺。

英伟达的Orin-X芯片和比亚迪自研的BEV+Transformer算法框架。

虽然不敢说把硬件优势发挥到极致,但也满足日常使用的基本要求。

这下哪怕是“余大嘴”也不得不承认,25款腾势N7搭载的绝对算是高阶智驾。

false

不过,硬件和算法的突破,真的就能让曾经智驾落伍的比亚迪展现出超越竞品的表现?

要知道智驾的核心可并不仅仅在于“堆料”,更在于算法的持续优化和数据的积累。

数据积累倒是不让人担心,毕竟比亚迪本来拥有号称国内最大的数据库。

而且未来有了满大街智驾版车型的支持,储备量只会越来越大。

不过在算法优化方面,比亚迪还只能算在学习中。

天神之眼还是天神之“饼”,标配智驾的第一次够不够

外有特斯拉的FSD,内有华为的ADS 3.0和未来的4.0,“天神之眼B”在实际路况中的表现可还没得到验证。

就拿“加塞容忍度”来说,官方说的是25款腾势N7能够识别相邻车辆的“侵略性驾驶意图”来自动调整跟车距离。

然而,这种功能的表现到底稳不稳定?会不会因为“礼貌”老被加塞?又会不会因为过度激进而出现安全隐患?

还有新车以后能不能适应“中国特色交通”下的行人横穿、外卖逆行等其他挑战,这些都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天神之眼”看不全可不行

虽然新车的硬件足够豪华,但很显然它的传感器布局显然和业内其他车型不太一样,这很容易让人产生质疑。

天神之眼还是天神之“饼”,标配智驾的第一次够不够

就比如华为ADS 3.0采用的多激光雷达布局,是车身周围分布了多个激光雷达;

而小鹏XNGP同样在传感器的布局上采用了比较均衡的策略。

但是25款腾势N7虽然也装上了双激光雷达,但是全放在了前大灯下边。

那问题就出来了,这种布局会不会导致侧向盲区的出现,让“天神之眼”看不见周围的环境。

天神之眼还是天神之“饼”,标配智驾的第一次够不够

经常开车的朋友们都知道,侧向盲区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很严重的安全隐患。

就比如在并线、转弯的时候,如果看不见侧面的车,就很可能引发交通事故。

截至目前,腾势方面也没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和解决方案。

这种“低级错误”的背后,其实就能反映出不同车企在智驾发展上的不同理解。

人家华为和小鹏就更注重全方位的感知和成熟度,这些都是通过大量的实地测试和用户反馈优化出来的。

而腾势N7这种“创意”的布局,可能也是出于对成本控制和车辆设计等多方面的考虑,但潜在的风险也就随之而来了。

所以,比亚迪还是需要在技术研发和实际需求之间找到一个平衡。

不变的“画饼”老套路

熟悉智驾的朋友们都知道,城区NOA功能是衡量智驾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让车辆在城市道路中实现自动导航辅助驾驶,可以极大地提升驾驶的便利性。

从官方的宣传来看,新车的城区NOA功能已经具备了一些基础能力,支持无保护左转、礼让行人、智能掉头等操作。

然而发布会上提到的“新车将通过OTA升级,新增‘石墩’模型识别等功能”,还得继续等。

25款腾势N7的完整版城区NOA功能究竟什么时候上车,严重影响了消费者对它的信任。

毕竟比亚迪一直都有“硬件预埋、OTA画饼”的倾向,虽然这避免了未来发生“因算力限制无法升级”的老问题。

天神之眼还是天神之“饼”,标配智驾的第一次够不够

但对于消费者来说,大家在买车的时候既然花了完整版的钱,自然就希望能够尽快享受完整版的体验。

之前就有过,消费者买完车,因为觉得OTA升级太慢,在网上发泄不满的情况。

所以说,如果25款腾势N7如果还这样继续拖延时间,消费者可一点儿不惯着,最终的销量会告诉你答案。

不过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也不完全就是比亚迪的错。

谁宣传的时候不想把自家车未来的潜力告诉大家,只是在兑现方面还是需要把握好这个度。

要我说这个问题就该抛给监管部门,到底怎么规范车企的宣传和交付,保障消费者的权益,这是目前很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卷到最后还得看销量

其实,曾经的腾势N7去年一整年的市场表现都不太理想,月销300多辆的成绩,换成新势力可能都很难“活下去”。

这次的2025款车型,肩负着扭转老款车型带来的糟糕口碑的重任,毕竟老靠腾势D9养活肯定不是长久之计。

天神之眼还是天神之“饼”,标配智驾的第一次够不够

往市场上看,新车的竞争对手包括蔚来ES6、小鹏G9、特斯拉Model Y等等。

在原先800V快充、云辇底盘等方面就具有优势的基础上,高阶智驾让25款腾势N7又多了一分胜算。

另一方面,目前网上还有很多关于这次高阶智驾带来的所谓“溢价”的质疑。

艾瑞咨询在《2024年中国智能驾驶市场研究报告》中就曾指出,腾势N7的各项配置虽高,但用户体验与品牌溢价不匹配。

但要我说,腾势毕竟是比亚迪的高端线,受众方面还是不太需要担心的。

不过比亚迪也不能掉以轻心,在配置策略和产品规划上还是得更加谨慎。

一方面要考虑如何提升智能化水平,另一方面也要合理控制成本,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毕竟价格战的大基调是你们定下的,要是一直这么贵下去也说不过去。

从进步的角度来看,2025款腾势N7在智驾方面的表现还是不错的,不过要说成为“智驾领域的新标杆”还是下去沉淀沉淀吧。

总而言之,曾经比亚迪的受众可能对智驾并没抱太大期望,但现在有了高阶智驾的锦上添花,未来的市场表现也很值得期待。

写在最后

2025款腾势N7在智驾方面,有亮点也有争议。

对于比亚迪来说,解决这些问题,才能让消费者认可新款N7的价值,然后才能在市场上逆袭老款的“悲剧”。

所以比亚迪也别研究什么新标杆了,只有真正满足需求、解决痛点的车,才能在市场中杀出一条血路。

本文来自沛晴汽车,作者:元汽智驾,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qqc.com/auto/230267.htm

(0)
上一篇 2025-02-19 18:35
下一篇 2025-02-19 19:00

相关推荐